当前位置: 首页 >> 查重资讯 >> 论文查重新闻 >> 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分析与对策

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11-14  点击率:0

由于竞争激烈,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一股虚假浮躁之风,在科技论文中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出版业目前已经逐步走向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利用新型办公手段高速发展,随着新型检测系统的运用,笔者对学术不端现象有了更深层次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和相关文献,分析如下。CNKIchec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免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一 学术不端现象表现
(一)雷同现象
目前学术界,科技论文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近年一些机构陆续开始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通过上传Word电子文稿,系统自动检索比对,可以检测出所检索论文和已经发表的国内文献的重合程度,并可以与原文献直接比对。(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9年给各期刊社发的《关于试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函》提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发部门经过初步检测统计,在3200家期刊编辑部累计上传检测的92万多篇稿件中,仅文字重合率在30%以上的文献竟多达近10万篇。(2)某水产科学类刊物利用该系统对288篇来稿进行检测,发现“重合率31%~50%的论文28篇,51%~95%的论文34篇,≥95%的2篇”。某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利用该系统对1240篇投稿进行检测,发现“重合率40%~50%的论文141篇,重合率50%以上论文269篇”。(3)本刊为省级综合性医药期刊,笔者2009年起,采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论文初审阶段,对本刊部分作者提供的电子版投稿进行检测,发现有问题的投稿171篇,重合率30%~50%的90篇,重合率>50%有81篇。这些文章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①全文抄袭:重合率>50%可以界定为全文抄袭,有81篇,占雷同论文的52.6%(90/171)。由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还未成熟,对于英文和表格、图片重合无法发现,重合率超过50%的文章,大多可以界定为全文抄袭(许多是仅改动资料中的数据和个别文句)。这里还包括作者将几年前发表过的文章,改变文题,增加一些例数的现象。②部分抄袭:重合率为40%左右的文章,多为部分段落抄袭。例如论文的病例资料是真实的,其他内容(包括前言、方法、讨论)均抄袭。③不规范引用文献:这种现象多见于重合30%左右的作者。一些作者不规范大量引用文献原文,却没有按照引文规范要求加引号,甚至连文献出处也未注明。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的引言和讨论部分。④使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多见于重合30%左右的作者,重合多出现在方法部分。科研工作允许采用前人的方法,在文中只要简要提及方法名称,再写明文献出处即可;但一些作者在论文中重复详尽地描述已经公知公用的方法,导致雷同现象。
(二)杜撰虚假学术论文
当前学术界造假之风的蔓延是惊人的。笔者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及审稿专家反馈,总结常见的论文造假现象:(1)凭空捏造:作者为了文章的新颖性,获得新的选题,凭空捏造研究设计和数据,按希望达到的目标,捏造实验结果。例如,近年震惊的韩国黄禹锡造假干细胞事件他的造假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笔者在审稿中也发现,一些论文报道当地不存在的疑难病例和采用作者单位不具备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治疗疾病。有论文病例资料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编辑咨询时,临时篡改资料数据。(2)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修改数据:一些研究得出阴性结果,与作者预期的阳性结果不符,作者便修改实验数据,严重违背事实,有的作者修改统计学结果,以求预期的阳性结果。(3)部分不真实:由于许多期刊社对专家投稿、基金论文比较重视,对参考文献数量和发表年限有一定要求,某些作者为了尽快发表论文,就出现将知名专家挂名为作者,虚拟基金项目和参考文献等现象。
二 原因和危害分析
(一)学术不端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
1.人才评价体制的不完善: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存在简单量化倾向,经常以论文发表的数量而非质量来评价人才,是对科研人员的误导。科研工作是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来之不宜;但由于论文发表的数量关系到科研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以及下一步研究经费的来源,所以部分科研人员在研究没有实质进展的情况下,根据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伪造数据,杜撰论文。
2.社会各界的认识误区:不少人表示可以理解甚至同情学术不端的作者。有一个案例,被侵犯版权的作者居然为学术不端者作证,表示被告为合作者,证明被告没有剽窃其作品,而法院一审判决居然颠倒是非,判原告刊登声明,向学术不端者道歉。因为社会各界普遍对学术不端认识不足,一些行业抄袭成风。
3.论文署名不严肃:部分专家科研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书写论文,让学生代劳,没有研读论文,直接署名。一些年轻作者为了论文受到期刊社的重视,也经常把某些知名专家挂名为作者。
4.期刊社审稿力度不够:部分编辑有认识误区,对学术不端现象不重视,认为文责自负,或者迷信,不注意引文规范,对论文没有严格把关。由于科技期刊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编辑无法精通各个学科,审稿力度有限,无法发现某些作者精心杜撰的虚假学术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未研发出时,编辑和审稿专家只能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利用关键词查询雷同现象,很容易遗漏学术不端论文,这也使部分作者怀有侥幸心理,抄袭捏造论文。
5.灰色的论文产业链,利益链: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见论文代写发表的网站广告。编辑在审稿时,遇到抄袭论文,向作者查证,不少作者表示论文是请人代写的,自己并不知情。可见有灰色的论文产业链,利益链存在。一些非法机构聚集一批信息检索能力较强的写手、枪手,拼凑或捏造论文,并卖给作者。而一些刊物,以盈利为目的,只要作者付费就予以发表论文,也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二)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
1.不良的社会影响:科技论文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容易在各行各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黄禹锡捏造干细胞研究,甚至吸引了许多韩国妇女竞相为他的研究捐献卵子”。这种造假已经涉及伦理学领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他行业造假,危害也是长远的。
2.对期刊发展的不良影响:对期刊而言,发表了学术不端论文,会导致读者对期刊的不信任,不利于期刊的长远发展。
3.从科学长远发展而言:学术垃圾产生,浪费资源,误导人群。雷同造假之风愈演愈烈,科学发展将停滞不前。
三 对策
1.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改善评定人才的标准,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委员提出,“改革相关的科技奖励制度,例如,减少奖励数量,延长评奖周期,使获奖项目真正体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水平;建立与不同科研领域特点相应的人才评价标准,并延长评价周期,给科研人员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评定门槛,建立与接轨的人才评价与聘用制度”。
2.加强科研人员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建立惩罚制度:(1)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科研人员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媒体积极宣传。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2010年12月8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的文件中,在出版能力(二)内容评价部分,已经把“学术诚信度”列为刊物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件强调,“将具体考察期刊编辑出版的学术论文是否恪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对抄袭、剽窃等不规范现象是否做到有效控制”。该评估体系和期刊年检核验挂钩,将决定评分低的百分之十几的刊物退出,影响到刊物的继续生存,相信对维护科研诚信能起一定作用。相关机构建立惩罚制度,对学术不端者给予通报、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暂缓或取消其申报高一级职称的资格,甚至予以停职处理。(2)高校设立科研诚信教育课程:科研人员大多由高校培养,可以将科研诚信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教育必修课程。
3.单位源头把关:单位对论文严格把关,出具介绍信。目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仅限于编辑部和少量相关职能部门使用。建议将学术不端系统使用范围扩大,让更多机构的科教部门可以拥有使用权,初筛雷同论文,避免其投稿。
4.期刊社加大审稿力度:编辑在审稿时对于选题和参考文献较陈旧(近5年文献少)的论文,更应提高警惕。(1)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推广和改进:提倡更多期刊社对来稿采用此系统,并积极反馈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其研发机构,协助他们改进,研发出可以识别英文、图片、表格的新型系统。(2)运用审稿专家资源:本刊建立了审稿专家数据库,请学科专家对论文审稿,严格把关。(3)编辑自身提高:编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学术敏感性,提高辨别真伪能力。(4)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作者积极交流,提出审稿中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国外一些主要医学杂志,要求每位作者陈述他们在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
5.斩断灰色产业链:政府介入,利用法律手段,斩断灰色产业链,避免论文枪手这种不正当职业的存在。对质量不过关的刊物,予以停刊整顿处理,目前期刊界已经开始试行末尾淘汰制。
6.规范化版权保护制度:目前国内已经有版权保护机构,利用法律维护作者的利益,向学术不端者追讨经济补偿,并追究法律责任;但由于版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民间存在一些非法机构借机勒索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进一步规范化。
7.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全民监督和揭示学术不端行为: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微博客、百度贴吧等新兴媒体手段发展迅速,全民均可成为记者。对于顽固的学术不端现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监督和揭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微博客、百度贴吧曝光学术不端行为。在全民监督的氛围中,学术不端现象将无所遁形。
(作者单位: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

作者:王倩 林燕英 张艳艳
来源:编辑之友 2011年11期

.—— END ——.

相关文章

分类目录

最新发布

热读排行

热门标签

客服在线,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