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遏制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措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10-07 点击率:0
剽窃、抄袭、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等7种行为,均属学术不端行为[1]。
二、采取的治理举措
为了有效遏制高校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各个高校建立了有关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制度或规定,形成制度上的有效约束和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各个高校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措,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组织机构。教育部科技委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负责对高校学术不端的调查。高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受理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并进行调查,裁决学术纠纷。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学术委员会将依职权直接撤销或者建议相关部门撤销当事人相应的学术称号、学术待遇,并可以同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2]。
制定审查规范。一般,为避免纠纷,各学校在相关文件中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范围进行了具体的界定。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主要有三种方法:一、实行学位论文双向匿名评审;二、应用软件对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三、两种方法均被使用。对于应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各高校也制定了要求和处理办法,主要以论文的文字总复制比作为依据,标准不一,检测结果大致分为:检测通过,修改后重新检测,检测不通过等情况。另外,对于向学校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理办法。CNKIchec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免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建立处罚制度。对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论文,学术委员会会组织专家对涉嫌行为进一步核实、审查、确认。教育部颁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为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处理提供了法理意义上的依据,各学校响应并制定实施了相关政策。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视性质与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和处分,处分从记过直至开除。
开展宣传教育。高校组织师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学科带头人、导师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是众多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他们的学术行为优劣直接影响了所在高校甚至社会的学术环境的好坏[3]。部分高校从教师培训入手,倡导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针对学生开展了学术道德规范课程与学术道德教育,如在北京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的必修课;上海交通大学为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制定了《学生学业诚信守则》。
三、问题思考
很多高校应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近几年问题论文逐年减少,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增强。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用“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申请评选校级和院级优秀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52篇校级优秀论文中,12篇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高于15%;328篇院级优秀论文中88篇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高于15%。2015年,教务处经研究决定对所有拟申请学位的共3268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因事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制订并发布了《加强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无总文字复制比超过15%的论文。
目前尽管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使论文作弊现象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弄虚作假、规避检测的行为仍不绝于耳,且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对学术不端行为尚未形成十分完善的机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改进。
1.制度建设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高等教育受到外部社会力量的渗透,学术不端与政治、经济腐化行为相互关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压力,需要高校内部与外界力量的共同支持。虽然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 但多数是部门规章层面的, 还应进一步加强立法保障制度。同时,高校也应优化能够产生规范效力的各类规则,如“985”高校的学术道德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的规定较为粗略简单,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应予完善。
2.程序设定
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时常会因为程序不合理,比如论文一般是在送审前进行检测,此时的论文并不是定稿,仍存在修改的机会,此时通过检测并不一定修改后也可以通过检测;学生上传到检测系统的论文通过串改顺序、瞎编乱造蒙混过关,与实际上交的论文未保持一致,并无后核查的环节。处于毕业的特殊时期,时间紧迫,人员繁忙,论文质量并不一定能够得到严格跟踪,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埋下隐患。审查程序的制定应形成闭环,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合理安排每一个阶段。
3.监督手段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已经成为高校的常用软件,国内有多个服务机构开发了论文相似性检测服务平台,每个高校应用的系统不尽相同,对检测结果处理的标准也不一样,并且国内的检测系统建立时间比较短,在算法结构、后台核心数据库、用户数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尤其在英文文献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检测不是的公平,检测系统只是辅助工具,对于低级的不端行为往往可以有效遏制,而建立长效的监督制度,由学科专家作为不端行为的把关者才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4.学风建设
虽然部分学校已对学生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课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并未真正普及,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仍比较薄弱。要从根本上解决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问题,需要从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入手,统筹规划教育制度和任务,系统地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有效落实。挖掘学生发生不端行为的根源,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治学态度,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EB/OL][2009—03—29].
[2]《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5号)[EB/OL][2014—01—29].
[3]《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诱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7):203 - 204.
作者:曲越
来源: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