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查重资讯 >> 论文写作范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发布时间:2017-05-09  点击率:0

开题报告论文写作重要的环节,在校的毕业论文也不例外,他主要包含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等,以下内容是CNKIcheck论文查重网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网的论文开题报告写作规定做的整理,仅供同学们参考,具体内容还请到该校官网查看。温馨提示:论文写作中可以借助论文检测软件系统帮助你修改论文,特别是降低重复率这块非常有效果!
学号:12007107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登 记 表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硕士(MPA)
论文题目: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农村建设研究
研究生姓名: XXX
导师姓名: XXX 教授
所在院系: MPA教育中心
开题日期: 2009年10月

研究生院
二OO九年制

填 表 说 明

一、填表前,请认真阅读学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表中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封面中“学科专业”请硕士生严格按规定的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填写。
三、填写表中页“简表”时:对于“选题类型、选题来源、经费来源”三项内容,请把各自所选字母填入项目后面的空格中。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摘要”的填写请严格按所留空格逐格填写。
四、表中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所列项目是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须逐项、逐条进行详细论证、填写,所留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页码按顺序编。
五、表中第五页中各意见栏须由有关人员亲笔填写,不得打印。开题报告评议小组组成要求博士生至少5人,硕士生至少3人,每组设组长1人,且研究生本人的导师不能担任组长。
六、表格完成后,请用A4纸装订成册1份,硕士生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秘书。

一、简表
论文题目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
选题类型 A. 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 开发研究 D. 其他 B
选题来源 A. 项目 B. 省部级项目 C. 横向项目 D.自选项目 C
经费来源 A. 课题  B. 资助  C. 自筹 A
研究生姓名 XXX 性别 男 学号 120071079
导师姓名 XXX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要 我 国 新 农 村 建 设 要 按 照 党 在 十
六 届 五 中 全 会 上 提 出 的 “ 生 产
发 展、 生 活 宽 裕、 乡 风 文 明、 村 容 整
洁、 管 理 民 主 ” 的 方 针 进 行 建 设
。 本 文 运 用 管 理 学、 社 会 学、 政 治
学 的 原 理 , 通 过 对 社 会 理 论 和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理 论 及 实 践 进 行
分 析 , 得 出 社 会 资 本 对 新 农 村
建 设 在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等 方 面 的
作 用 , 围 绕 新 农 村 建 设 , 从 社
会 资 本 的 视 角 提 出 对 农 村 社 会
资 本 的 利 用、 改 造 和 培 育 建 议 ,
从 而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提 供 有 价 值
的 政 策 参 考 。
主题词 1. 主题词数量三到五个;2. 主题词之间空一格(英文用/分隔)
中文 社 会 资 本 新 农 村 建 设 培 育
英文 Social capital/th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 Cultivate
注: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

二、选题依据
1.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来源:
本选题来源于导师的横向项目《鄂西乡镇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需求带动型转变的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和谐进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的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在理论和研究中,社会资本是一个相对晚近的概念。它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兴起的一个性学术热点。目前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尚存争议,本研究比较赞同采取卜长莉教授的概述:社会资本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以一定的文化如信任、互惠、合作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群众或组织的共同收益为目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是通过对社会关系投资并获得回报的一种无形资本,它对个人和组织的回报是有形的。对个人来说,一方面,它扩大了个人的能力,节省了为某一目标而投入的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数量,增加了实现目标的机会;另一方面,使自己有了强烈的社会归属感,生活会更加充实。对于组织来说,由于建设了内部和外部的信任和共同目标,可以创造更好的知识共享;因为存在着高度的信任和合作精神,可以降低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易成本,由于组织的稳定性和共同认识而增强行为的一致性。
社会资本具有以下功能: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社会资本是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方式、社会资本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社会资本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社会资本可以影响人的发展等。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而社会资本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社会资本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2)社会资本促进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农民互助互利,解决困难,对融洽村民关系、改变乡风村貌有很的大作用。(3)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劳动力的转移。近年来农民工的劳务收人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而社会资本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社会资本能促进农村劳动了的有序转移,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4)社会资本促进农民的自身发展。
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物质生产力,实现农民生活丰裕,与此同时,村民的心智以及整个农村社区的精神和文化也要共同发展。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会风貌的集中体现。农村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社会繁荣,进而达到富裕、文明、和谐、善治状态的有力支撑。社会资本概念所蕴涵和提倡的对人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共同体的重视,可以为中国正在执行的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助一臂之力。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研究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基础即农村社会资本状是探索农村全面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社会资本的分析以及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践,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的作用,以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农村社会资本的情况,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利用和改造农村社会资本,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理论意义:有助与促进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的交叉融合,促进理论创新,充实农村社会资本理论,加强社会学与管理学的结合。
实践意义: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已经进行了几年的试点和建设,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基层不够民主、农民素质提高效果不明显、乡村风气改观不明显等。本文就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去研究这些问题,通过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利用和改造以及新的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来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一)社会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纵观经济社会学领域的所有概念、理论,不难发现社会资本理论是经济社会学核心的理论之一,它同时具备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色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1、社会资本的经典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的种类较多,从它关注的内容看,主要有:弱关系假设、社会资源理论、强关系假设等等,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社会资本理论。
(1)弱关系假设
弱关系假设的主要内容是:格拉诺维特认为在个人的网络关系中,能够提供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和帮助的关系并不是那些亲密或熟悉的人(强关系),而是那些关系疏远的人(弱关系)。他的解释是强关系代表着同质性,在同质性强的网络中,流动的信息有较大重复性和剩余度,故对个人的帮助不大。而弱关系对应的是异质性,它可以起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桥”的作用,为个体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他还认为处于结构中较高地位者就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强关系对应于同阶层等级内部的人际联系,由于大家拥有的资源类似,其帮助不大。弱关系对应于不同等级间的人际联系,其中向下的弱关系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向上的弱关系,也就是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之间的联系才能给个体带来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2)社会资源理论
林楠发展和修正了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一权利、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得。在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采取工具性行动时,如果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更高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林楠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的三大假设:(1)地位强度假设一人们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几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一人们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
(3)强关系力量假设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力量假设”对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提出了挑战。边燕杰指出,在中国计划经济的工作分配体制下,个人网络主要用于获得分配决策人的信息和影响,而不是用来收集就业信息。因为求职者即使获得了信息,但没有关系强的决策人施加影响,也有可能得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分配的关键环节,人的关系强弱差异十分明显。但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和主管分配的决策人建立直接的强关系,必须通过中间人建立关系,而中间人与求职者和终帮助者双方必须都是强关系。如果中间人与双方的关系弱,中间人和终帮助者未必提供大限度的帮助。因此,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可以充当没有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网络强梁。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
国外:
社会资本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试图理解社会资本的方法之一,就是探究社会资本观念的起源,考察社会资本概念被提出来并得到运用的特定的学术语境,分析其使用的学术背景。
社会资本概念次出现于年1916年,早的阐释者应该是社区改革者,包括翰尼范、城市规划专家雅科布、经济学家洛瑞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们分别著述使用社会资本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洛瑞从社会结构资源对经济活动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个崭新的理论概念—社会资本。洛瑞虽然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但他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因而也就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社会资本概念的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意义在于用来解释大到社会稳定治理、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等问题,小到说明一个企业、社区以及地域的变迁、兴衰等问题。这个概念的流行归功于两个理论家—詹姆斯•科尔曼和罗伯特•普特南。在科尔曼和普特南之后,有大批的学者跟进,加入有关社会资本讨论的行列中来。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主要有林南、福山、奥斯特罗姆等。有人将有关社会资本概念的研究和讨论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发展阶段: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宏观研究和社会网络关系对社会资本的微观研究;扩展阶段:90年代以后社会资本被推广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不管如何划分,一些重要任务是不可遗漏的。他们对于理论概念的论述是我们今天界定社会资本的主要依据。
①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关系网络。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大多数的研究者还是把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是为社会资本理论的个系统阐述者。布迪厄继承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之总和”的命题,并在马克思有关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并列概念。布迪厄强调非物质形式的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他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指出,资本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有三种基本形态一是,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二是,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三是,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根据布迪厄的观点,社会资本是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网络联系以及成员资格身份,这一网络联系和成员资格有助于个人目标的达成,并像经济资本、人力资本一样可以获得回报。同时社会资本具有高度的生产性,凭借社会资本,行为者能够直接获得经济资源补助性贷款、投资窍门、保护性市场;也能够通过与专家或者有知识的个人接触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或者能够与可以授予有价值的信任状的机构建立联系。布迪厄对社会资本概念作了社会学的解释,开创了社会学也能研究资本的先河,从而使社会学和经济学有了进行对话的可能。但是,这种解释仅仅将社会资本局限于网络这一种形式,缩小了社会资本这一范畴的理论内涵。
②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结构资源。1988年,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从社会结构的意义上,沦述了社会资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经济社会学理论”。詹姆斯•科尔曼从学理上对社会资本给予了全面的界定和分析。他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价值的好东西,是属于个人但又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的社会结构资源。社会资本属于公共物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与期望”关系、信任关系、关系,也表现为一个社会的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各种有意创建的多功能组织。科尔曼从功能角度将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定义的,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和其它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并非可以替代,只是对某些特殊的活动而言,它可以被替代。为某种行动提供便利条件的特定社会资本,对其他行动可能无用,甚至有害。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它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之中。然而,科尔曼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资本,这如同用其结果给社会现象下定义一样,混淆了前项和后项。我们知道,不同的前项可能导致同样的结果,或者说,同样的前项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不幸的是,许多研究者都错误地认为,社会资本可以从其结果来理解,或者认为社会资本总是导致“生产性”结果,即社会资本总是起积极作用,而忽略了社会资本也会带来“破坏性”结果,即社会资本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③罗伯特•普特南:网络、规范以及信任。90年代,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谱特南也有译作帕特南是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政治学研究的人。普特南与其同仁花了20年时间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行政区政府进行了调研,他在这项调研的基础上写成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和《公民美国的奇怪消亡等文章成为美国当年的畅销书籍,使社会资本概念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在这本书中,普特南是这样界定社会资本的“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在此定义中,普特南强调的是集体行为或组织行为的重要性,强调信任、规范和网络的重要性。
④亚历杭德罗•波特斯:成员资格。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
⑤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规范及普遍信任。社会资本对现代经济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自由主义民主制度保持稳定的必要条件,它组成了现代社会的文化部分。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的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新人所产生的一种力量。福山观点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信任为基础的。
⑥林南:嵌入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社会资本—作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获取的,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作为社会资本,它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社会结构是一个为维持集体资源并能够获得一种或多种有价值资源的协调体系。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拥有不同的资源。林南探讨了社会资本的三个范式社会网络、民间参与和普遍信任,指出社会资本的理论发展应以网络和其潜入资源为基础,以个人与人际关系的联系这一中观层次为分析取向。民间参与和普遍信任是网络和嵌入资源的派生概念,其在理论和实证上的贡献取决于它们与网络和嵌入资源的联系,以及密集和互惠的关系为创造回报的要素观点的有效性。
国内:
我国学者对社会资本的介绍和应用是从年90代中期开始的,主要在社会学领域之中,应用于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发展原因和农民工流动的方式的主要研究领域(李路路,1995;郭于华,1997)。李惠斌总结了国内关于社会资本或与社会资本有关的研究的三个方面:一是从比较宽泛的经济与文化关系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二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制度、规范以及网络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三是主要关注社会网络关系、直接以社会资本为对象的理论研究。在我国,一般将社会资本视为主体通过社会关系摄取资源的能力。如边燕杰和丘海雄
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涉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其中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学识、资金、信息等等。社会联系主要有两种:一种社会联系是个人作为社会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与这些团体和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联系,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稳定的联系从社会团体和组织摄取稀缺资源。另一种社会联系是人际社会网络。
我国关于社会资本的大多数文献是以转述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以理论综述为,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实证研究的,多数集中在微观层次上,主要研究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和企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普遍认为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存量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而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在创业之初,人们拥有的社会资本数盆、质和类型,是决定人们创业与不创业,创什么样的业等的关键因素。另外,我国现阶段,社会资本在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农村流动人口个人求职中的作用很明显。一般认为社会资本可以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克服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流动障碍,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不完善。在宏观层面上,有学者开始试图探讨国家—社区和公民社会关系层面的问题。
在中国首先提出并系统地研究社会资本概念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张其仔博士。张的目的在于研究社会网络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图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打破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分隔。张从中国儒家文明传统重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具有网络特性的角度出发,对经济人假定作了深刻的批判,建立了结构行动理论。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网络,试图探讨社会资本对厂商行为、经济增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响。另外,张的研究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研究受社会网络影响的经济单位的行为和经济变迁的路径:一方面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种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社会网络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力图建立一个分析社会网络的规范体系”(张其仔,1997:3)。在国内,张次系统地研究了社会资本理论,并对社会资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了比较成功的量化研究。但是,社会资本的含义不限于社会网络,不仅与经济发展有关,而且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此出发,张其仔博士无疑忽视了制度、规范、信任以及社会道德等因素在社会资本概念中的重要地位(李惠斌,2000:15)。
王询(1999)在《文化传统与经济组织》一书中考察了文化传统对经济组织形式的影响,特别是人际关系以及两种不同人际关系模式对市场交易及企业组织的组建过程、内部关系、组织规模结构的影响。阐述了市场交易和企业组织的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分析了人际关系对市场形成和企业组织发展的作用。此外,比较了东西方以及一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人际关系模式探讨了不同人际关系模式在东西方市场形成和企业组织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不同人际关系模式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间形成的组织形式上的一些重要差异。社会资本发源于人际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稳定的,而非即时的是非正式的、私人领域内的关系,而不是正式的组织成员关系或公共领域内的关系是因行为、情感的投入而变化的关系,而不是僵硬不变的合同式的关系(边燕杰,2000)。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王的研究也应该是社会资本特别是微观社会资本研究的范畴。
陈功、张芳华(2004)从管理学的角度,检验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业绩的作用。结果发现,由于社会资本具有信任等传递功能,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良好的社会资本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但社会资本的作用是无形的,是有滞后作用的。因此,他们认为在社会资本的投资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超前投资。
卜长莉(2005)对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剖析了社会资本理论产生的原因、基本内涵、运作过程、存在依据、功能,以及社会资本与中国社会变迁等问题。这对中国研究社会资本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燕继荣(2006)从政治学的角度,用资源理论界定社会资本,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论述社会资本的构成,说明为积累和扩大社会资本而应该采取的投资策略,并以社会资本为尺度来审视国家发展政策。其研究侧重宏观社会资本,着重于阐明如何促进宏观社会资本的量的增长和质的改善问题。
从农村社会背景来考察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有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秦琴(2005)和牛喜霞(2005)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中,秦琴的论文关注农村社会资本的发生、运作及其对乡村社会造成的影响。作者借用布朗的系统论视角,从帕森斯和巴克利的社会系统观入手,吸收吉登斯的“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建构了“社会资本”的动态系统嵌入模型。模型在“行动、结构和环境”三个层面上定位了社会资本。通过模型分析,作者认为,乡村社会资本得以运作的源头力在于“环境”的动力。市场导向的利益驱使乡村社会积淀下来的价值型“关系理性”转化为工具型“关系理性”,启动了关系的资本化过程,即,一定的“关系”经由行动者的投资或动员变为“社会资本”的过程。持续性的投资过程,使行动者处于一定的“结构性后果”之中,导致了资源的重构和规范的产生,从而导出当代乡村社会中“社会资本”形成、维持和消亡的内在运作逻辑。
牛喜霞则通过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和类型的划分,以及社会资本系统结构分析视角的确立,建立了农村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以农户间的土地交易过程为个案,分析了各种类型社会资本在农户土地交易中的运作基础、运作途径与过程以及运作功效等等问题,从而展示了农户土地交易的内在途径与过程,并揭示出了农户行动的逻辑。
另外,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还有一些学者虽然没有使用“社会资本”这个词,但实际上己经触及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如,肖唐镖等人对宗族在村治权力分配与运行中的影响分析王铭铭在《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一书中对农村民间互助、人情、人缘、民间等的研究等,都不自觉地涉及到了农村社会资本的内容,因为在农村,家族宗族、亲属关系、邻里互助等都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贺雪峰在研究村民自治制度推进过程中村庄秩序的获得时,注意到了由村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共同行动能力是村庄秩序获得的一个内生变。开始他用社会关联一词表述,后来改用了社会资本。
总之,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它与我国关系取向、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具有某种不谋而合之处。中国文化强调社会的优先地位,个人对家庭、群体利益的服从,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特征使社会资本在中国能够轻易地找到理论的原型和证明的依据。因而尽管社会资本理论近年才传入我国,但很快就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仅仅2000年至今的几年时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以社会资本为题的就有不下百篇。但总的来说,国内关于社会资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转述和译介西方理论为主的阶段,实证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农民工流动方式、求职等少数几个领域。对诸如贫困问题、产权制度问题,养老问题等领域较少涉猎,理论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缺乏本土文化视角,因而解释力不足。实证研究范围过窄,定量研究不够。并且缺少对特定地域中的特定群体的社会资本状况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牛喜霞,2004)。因此,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社会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以一定的文化如信任、互惠、合作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群众或组织的共同收益为目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社会资本就是广泛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行动者投资和利用,以便实现自身目标的社会资源。体现于信任、互惠、合作。
(2)社会资本的特征:,社会资本增殖具有特殊性。其一,社会资本增殖具有社会性。作为社会资本结果的价值增值,不仅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会使他人和社会受益,即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结果。其二,就社会资本的实施主体而言,其增值的目标不仅仅包括获得经济效益,而且是一种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社会效益或社会资源,包括财富、地位、声望、名誉等各种稀缺的社会资源。第二,社会资本具有自我强化性。社会资本无论是作为人际关系资源,还是作为组织资源,都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越是经常使用,它的供给越是丰富;利用得越多,其价值就越大。第三,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让性。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只能够存在于两个以上的人中间,一经形成,它对受益者来说不是私有财产,不能根据主观愿望转让给另一个主体而收益。第四,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通过对这种资源的使用,可以为使用者也就是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带来利益。第五,社会资本是有层次性的。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共同体。不同层次的主体会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
(3)社会资本的功效:社会资本是资源配置的第三种形式、社会资本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来看,社会资本由于对现实具有强大的解释力量,因而出现了研究热,但从总体上说,这一理论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目前的社会资本研究大所说处于理论假设、实证调查、经验分析后得出结论的状况;存在着理论层次过低,用法上过于简单化的倾向;缺少对社会资本问题一般性的、系统性的、理论性的论述。突出地体现为社会资本的内涵不清晰,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关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所界定的角度,及其涵盖的范围、拥有的主体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界定角度上,国外学者侧重于从社会结构资源出发,国内学者多是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定义;在拥有主体上,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资本的主体是个人,而另一些社会学者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主体还包括企业等社会群体与组织;在范围上,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资本范围很广,包括规范、组织、关系等在内的社会结构资源,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只是社会关系。正是概念的不统一,才导致研究的具体取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经验等放方面的不同。正是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不统一,才导致研究缺乏系统性,不同学科之间缺少相互的沟通和互补。
国内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存在把人际关系网络简单化,认为网络就是“关系”。把社会资本和中国社会的“拉关系”、“走后门”联系起来,简单地说关系就是社会资本,这是片面的,必须从总体上研究和把握这个概念,否则就会出现很大的混乱。实际上不好的网络,如裙带关系以及犯罪团伙等,对于一个国家和区域来讲就不是社会资本,就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是社会发展的阻力和障碍。用美籍日裔学者福山的话说,是社会资本出现的“赤字”现象。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迈克尔•伍考克通过对社会资本研究整体状态的清理,指出目前社会资本研究中存在的四个局限:①社会资本的修正派在解释问题上有概念过窄、解释范围过宽之嫌。②社会资本概念混乱,社会资本究竟是社会关系的基础还是社会关系的内容,是“中介”还是“信息”,抑或是二者的结合。③社会资本在政治领域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不同的解释结果。④在社会资本的数量问题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另外,对社会资本的内容也是看法各异,对社会资本的功效问题还有待研究。由于社会资本理论尚不成熟,大量的争论和理论混乱是在所难免的,但它为我们透视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二)新农村建设方面文献综述:
1、新农村建设的理论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农村经济方面的体现,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只有发展生产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生活宽裕,根本改变农村的面貌,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把农村生产发展放在首位。
生活宽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人民生活层面上的体现。生活宽裕是指一种生活状态,即农民在保障基本的生活供给外还有富余的财富。生活宽裕是由多种指标体系构成的,其中主要是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民生指标,都要达到满足或超过农村居民基本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必须使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广大农民生活宽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所在。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体现。所谓乡风文明,主要是指通过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塑造新型农民,形成崇尚文明、追求科学、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农村社会建设方面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缺乏规划的局面,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村容整洁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涉及农村的道路交通、村庄房舍、基础设施、卫生、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治理。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管理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实现管理民主。实现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中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所包含这五个方面内容,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内容的目标体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五个方面内容全面综合地反映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状况,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2)科学发展观理论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①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要义,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②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④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特别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注重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3)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乃是当今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和未来的年是中国这一拥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不仅面临着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认清自身的国情特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地将“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大力加强生态建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解决的是人类发展的无限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基本矛盾。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战略是逐步完善指导农村社会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贯穿市场机制和适度有效的宏观调控,加强食物,调整农村产业,提高农业投入和综合生产力水平,发展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农村社会学理论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农村社会整体出发,通过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以综合的观点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村区位结构研究。包括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在农村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中心地区对农村区位布局的影响。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这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农村经济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家庭结构等是构成农村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家庭经营是许多农村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对家庭和以家庭为核心的农村群体结构的研究,在农村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区体系研究。农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农村社区,各社区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社区体系。农村社区体系研究主要包括村庄、村镇和集镇的特点和作用,村际联系和社区格局等方面。从农村的角度研究城乡关系,包括城乡文化传递的条件与方式。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水平的研究。旨在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对农村社会问题的研究。诸如环境、人口、教育、贫困、犯罪、卫生问题等,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提出改革方案。对农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变迁过程和发展趋势,导致和制约变迁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农村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农村现代化等。农村社会调查在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科学性,建立了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指标体系,其中重要的有农业生产调查、农村人口调查和农村教育与卫生调查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宏伟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照套。但在国外,农村发展还是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和经验的。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外的农村建设有着本质的差别,但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做法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们应当借鉴。
韩国新农村建设运动,中韩两国地缘相近,经济、社会和人文背景相似,韩国新村运动的许多好经验,如“勤勉、自助、合作”精神、“奖勤罚懒”激励机制、健全高效的指导、研究和培训机构、社会各界广泛、积极参与等,值得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借鉴和吸纳。
韩国新农村运动从兴起到现在已有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①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主的起步阶段。
②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主的拓展阶段。
③以农村产业深化和开始淡化政府主导的阶段。
④以农民自发型建设为主得到确认的阶段。
⑤农民自主管理和实现发展的阶段。
70年代前,韩国农村贫困落后,粮食自给不足,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严重,部分地区的农业濒临崩溃的边缘。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总统朴正熙在1970年4月道长官会议上提出了“新村培养运动”的建议。1971年初韩国政府向每个村免费提供多包水泥,让农民自主改善家园,因此拉开“新村运动”序幕。韩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当初,农民本身就有改变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而且政府当时是全力的支持“新村运动”。从上到下,齐心协力,韩国新农村运动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作用,并强调传统文化和道德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韩国新农村运动合作经济的实践表明发展合作经济在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在提高农村生活条件和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韩国新农村运动也泽及城市,新农村运动提倡的“勤奋、自助、合作”精神对韩国城市社区的精神建设同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使韩国实现了城乡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韩国后来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农业经济有力的支持。随后,韩国农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度超过了城市居民。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位1:0.84。而韩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从1971年的80美元跃升至2004年的1.4万美元。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和肯定,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先后有多130多个国家派出人员参观、学习。
日本作为上发达的国家之一,曾先后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后期两次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次新农村建设于1956年开始。1956年12月,时任内阁农林大臣的河野一郎针对当时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农村青年对未来的农业和农村失去信心等诸多难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并得到国会众参两院议员的普遍赞同。日本政府在确定年国家预算基本方针时,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渔业的重要政策纳入国家计划。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标确定为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下,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强化农业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农民合作,提高经营水平。次新农村建设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确定推行区域;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三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自1956年至1962年的7年间,日本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补贴总额达480亿日元,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农村通电、发展畜牧业、建立公共设施、农村广播等领域。为解决一部分农村通电,增加电力供给及开发水力发电等领域,除国家补贴外,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还采取了发放低息贷款措施。次新农村建设于1962年年底告一阶段。7年来,在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标顺利完成。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年中,农业总产值由1955年的16617亿日元增至1962年的24381亿日元,增幅高达46.7%,平均每个农户的年纯收入也增长了47%。
1960年11月,池田内阁颁发了“国民经济倍增计划”,提出今后10年间其国民经济总体规模要翻番,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要赶上西欧发达国家的目标,吹响了全面推进现代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进军号角。经过几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于1967年超过英法两国,1968年又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然而,日本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推动了农业发展,但也给农业及农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其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端,日本政府于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出台谋求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化经济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消除环境污染等一整套措施。在农业及农村方面,该计划则强调全力推行综合农业政策,将新农村建设置于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位置。这被日本农业界称之为“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推进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宗旨是在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建设力度,全面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其主攻方面首先放在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上。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第二次新农村建设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急剧上升。据统计,在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13年间,农业生产总值由1967年的41661亿日元增至1979年的115640亿日元,增幅高达177.6%。1979年农户的平均纯收入己达533.3万日元,比城市工薪家庭高出12.7%。
德国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近一半。但德国现有的40多万个农业企业又多以中小型为主,每个企业平均占地约38公顷。德国农村无论在自然条件、生产方式、还是传统文化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尤其是经济发展差异明显。西南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达,但也有一些地区农村失业率高,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大量流失。为解决这些问题,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依据《联邦一州改善农业结构和沿海地区保护共同任务法》出台了一系列资助和支持农业及农村发展的措施,其中包括投资促进方案、生产管理促进方案、农民收入渠道多样化促进方案,以及面向40岁以下青年农民的补贴方案、资助山区和土地贫痔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资助方案等。德国农业部还提出了资助农村综合发展新思路,将资助农村综合发展列为《联邦一州改善农业结构和沿海地区保护共同任务法》2005年一2008年任务框架计划的重点。这一新思路的基础是,将一个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把各种资助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有效促进有关地区综合发展的目的。德国各级政府在支持农业综合发展中主要对以下三种对象进行资助①支持农村综合发展。要获得这类资助的前提是,相关人员在分析当地优、劣势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农村综合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提出当地的发展目标、确定行动范围、展示实现发展目标的方法以及优先发展项目。规划的制定者可以是团体、协会,也可以是个人,一旦规划获得审批通过,相关项目就可以得到所需费用75%、但高不超过5万欧元的政府资助。②支持地方管理机构。地方管理机构担负着发起、组织和推动农村综合发展相关项目的实施,向农民进行宣传、为其提供咨询并调动其积极性,以及开发地方发展潜力等任务。地方管理机构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公益性协会,也可以是工作小组。它要维护并平衡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在一个拥有至少5万居民的地区,地方管理机构可在5年内获得所需费用的70%资助,但每年获得资助的款额不超过7.5万欧元。③资助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投资。这类资助包括支持以保持和体现农村特色为目的的村落修葺,支持适合农村特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或旅游发展潜力的开发和支持旨在改善农业结构的农村资源整合等”。2002年至2005年间,德国政府共出资4500万欧元,在18个农村地区开展了500多个资助项目,并从中汲取有关农村发展的经验。农业部官员称,农村综合发展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村民、企业、联合会和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制定地方发展规划,为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献计献策。实践证明,如果农村地区认清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制定出对路的综合发展战略,而不是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确定的单一解决方式,就可以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取得更好的效益。
国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卢作孚在重庆北暗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民国时期中国众多乡村建设实验中极少数获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以文化教育为重点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模式,使北暗能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从一个穷僻山乡建设成为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缩影”的美丽城市’。这种建设模式,正是他“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的体现,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980年代中期以来,张厚安、徐勇等人在深入农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始了系统地梳理中国农村政治问题,并在学术界独树一帜,形成了所谓的“华中乡土派”,其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出现了“村治书系”、“乡村治理书系”等代表作’。在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都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要按照‘性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因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有关“三农”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必将再一次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我国有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及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乡村社会社会结构与社会性质的经典之作。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和《金翼》等著作,从中国乡村的宗族组织和人际关系的视野分析了族权与绅权形成的背景和表现形式。梁漱溟关于乡村建设的探讨可以看作是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乡村社会乡村现代化的关系,并指导行动上的乡村建设,使得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协调发展’。
2007年10月15日,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七大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从中国期刊网搜索到的文章中可以发现,学者从以下十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1、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2、村庄整治/规划3、非政府组织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4、县乡财政体制、村级债务问题研究5、基层党组织建设6、新农村建设中的道德建设7、思想政治工作8、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9、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政策研究10、农民综合素质11、信贷12、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13、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政策分析14、信息化1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16、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17、村民自治制度
1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研究19、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20、新农村建设中乡镇领导能力研究21、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等等!
通过国内外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村的全面发展,不但要发展经济,也要提高农民的素质,要改变农村的生存环境,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进步同进。
(2)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不但要加大物质的投资,还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做到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明确,资源利用充分、高效。
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新农村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综观研究内容,有以下特点: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居少;实证研究居多,理论研究居少。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聚任. 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
[2] 卜长莉.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帕萨•达斯古普特.张慧东、姚莉译.社会资本----的观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6] 贺雪峰.中国农民问题: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问题调查[A].团结出版社,2006
[7] 米东生.新农村建设探索: 曲靖“三村四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M].人民出
版社,2006
[8] 王天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9] 周海燕 杨海东 夏洁秋.新农村访谈录[A].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学习出版社,2007
[11] 姜媛媛. 辽南山地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 , 2008,(06)
[12] 聂 飞. 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培育研究[J]. 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2008,(05)
[13] 胡延辉. 白洋淀淀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 , 2008,(05)
[14] 陈银洲. 社会资本与科技期刊[J]. 编辑学报, 2008,(04)
[15] 郭坚刚 祝灵君. 社会资本与社会革命、社会建设[J].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4)
[16] 包俐仙.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J]. 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2008,(04)
[17] 张改清.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内生成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经济经纬, 2008,(04)
[18] 刘文明.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关系营销[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8,(04)
[19] 高 旺. 村民互助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2008,(03)
[20] 渠敬华. 谨防新农村建设不如误区[J]. 江苏农村经济 , 2008,(03)
[21] 黄明娣 徐芳丽. 论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22] 刘璐琳.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J]. 兰州学报 , 2008,(01)
[23] 王广峰. 新农村建设:重点、难点与发展对策 [J]. 摧续教育研究 , 2008,(01)
[24] 尚环归. 新农村建设中的山区农村人口素质问题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 , 2007,(12)
[25] 丛茂昆.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J]. 东北财经大学, 2007,(12)
[26] 刘庆华.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 , 2007,(12)
[27] 段飞泉. 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教育改革创新[J]. 南昌大学 , 2007,(12)
[28] 吴立彬.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 , 2007,(12)
[29] 周贤南.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 安徽大学 , 2007,(11)
[30] 陈 震.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 , 2007,(11)
[31] 秦晓明. 泅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研究[J]. 安徽大学 , 2007,(11)
[32] 詹丽玉. 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 2007,(10)
[33] 郑玉秀. 论衡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J]. 华中师范大学, 2007,(10)
[34] 王 文. 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整治研究[J]. 重庆大学 , 2007,(10)
[35] 罗应光. 西部落后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J]. 理论前沿 , 2007,(09)
[36] 付永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 山东大学 , 2007,(07)
[37] 张 星. 新农村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 山西大学 , 2007,(06)
[38] 李清清. 新农村政治文化的构建[J]. 山西大学, 2007,(06)
[39] 韩雪梅. 中韩新农村建设比较研究[J]. 山西大学, 2007,(06)
[40] 邓廷涛.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 西北师范大学 , 2007,(05)
[41] 钟 杰.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合作[J]. 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2007,(05)
[42] 陶艳梅. 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研究[J]. 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2007,(05)
[43] 吴光芸 李建华. 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合作[J]. 当代经济管理 , 2007,(04)
[44] 李先银. 光荣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7,(04)
[45] 杨翠华. 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德建设[J]. 安徽师范大学 , 2007,(04)
[46] 陈韶英. 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J]. 河北师范大学 , 2007,(04)
[47] 陈柳钦.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J]. 东方论坛 , 2007,(03)
[48] 李 高. 人情与村庄社会资本[J]. 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2006,(04)
[49] 阎逢柱. 社会资本层面下的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J]. 当代财经 , 2005,(10)
[50] 秦 琴. 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J]. 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 2005,(06)
[51] 江作军 刘坤. 论当代中国社会资本的转型[J]. 江海学刊 , 2005,(05)
[52] 周长城 王培刚. 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应用[J]. 甘肃社会科学 , 2005,(02)
[53] 顾慈阳.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2004,(11)
[54] 张金峰. 社会资本视角中的社会保障[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9)
[55] 张克中 郭熙保.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及展望[J]. 当代财经, 2004,(09)
[56] 叶国文. 社会资本及其局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07)
[57] 赵延东. 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J]. 国外社会科学 , 2003,(03)
[58] 方竹兰. 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J]. 学术月刊 , 2003,(02)
[59] 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 2003,(02)
[60] 郭熙保 张克中. 社会资本、经济绩效与经济发展[J]. 经济评论 , 2003,(02)
[61] Lin Nan.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62] Bian Yanjie and John R. Log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s trans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1996.
[63] Lin Nan.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 22(1),1999.
[64] Brown, Tomas Ford 1999, “Theoretical Sunrays of Social Capital.”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65] Putnam, Robert D.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13.
[66] Kore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rogress of Agriculture in Korea. 1972
[67] Ban, Sung-Hwan. The New Community Movement in Korea [J].Working Paperof 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1975
[68]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seamaul Undong Movement in Korea seamaul Undong in
Korea[EB/OL].http://www. saemaul. or. kr/ English
[69] Jame Coleman,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0] Barry Bozeman. Public Mangement,The State of Arts[M]. SanFrancisc: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3.
[71] Lin Nan,1995,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noratis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24.

三、选题研究方案
1.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本文结合国内学者的观点,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对社会资本(包括内涵、特征、功能等)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得出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的结论。通过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的分析,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涵,得出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利用和改造的建议,从社会资本的视角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从社会资本入手,全面分析社会资本的内涵、特征、功能,确立社会资本的理论指导意义,接下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传统和现代)。然后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涵、建设现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农村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接下来分析农村社会资本的利用和改造问题,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提出农村社会资本的改造和利用建议。后,对秭归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章:社会资本理论及新农村建设理论分析
节:社会资本理论
包括:概念、内涵、特征、功能等。
第二节: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分析
包括:传统的农村社会资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资本、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资本等。
第三节:新农村建设理论
包括: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概念、内涵、目标、特征等。
第二章: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及社会资本的功能相结合分析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节: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分析
配置资源、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对村庄企业发展的作用等。
第二节:社会资本对村风文明的作用分析
社会资本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如:农民医疗互助组织、资金互助组织等。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农民互助互利,解决困难,对融洽村民关系、改变乡风村貌有很的大作用。
第三节:社会资本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分析
主要运用社会资本对人的发展方面的功能分析。
第三章: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主要是目前的一些做法和存在的不足。
节: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利用现状
第二节: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利用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农村社会资本的利用和改造
节:对传统社会资本的利用和改造
第二节:新的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
第五章:案例---秭归县新农村建设分析
节:秭归县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第二节:社会资本视角:秭归县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农村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又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功能分析,农村社会资本的全面分析,这将关系到全文的核心;2)农村社会资本在那些方面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分析;3)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如何改造和利用农村社会资本。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总的来说,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又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如下:
本文将广泛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社会资本、新农村建设等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突出运用定性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力争使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开阔,方法准确,逻辑严密,有所创新。
在规范研究方面,注意搜集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为规范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在实证研究方面,注重结合实际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数据,做到现期数据和历史数据并重。
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由于本人学习的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问题,阅读过与本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关的大量书籍,故从事该选题的研究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同时,本人的导师一直从事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公共政策的研究,将为我论文的完成做好指导与把关工作。
2)研究条件:对于内地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到图书馆借阅、到图书市场购买及上网搜索等途径获得大量相关文献以供研究,并拟在下学期进一步进行相关实际调研,相信届时可以由此获得一些较有实践价值的研究资料。
3.本选题的创新点(选题的前沿性、急需性、学科交叉性及应用性等)
主要创新:
1)分析视角新颖: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把社会资本的功能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紧密结合,提出了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利用和改造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分析方法的创新:在分析方法(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4.选题研究及论文工作计划
(1)、2008.6─2008.9 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并根据已有的资料,初步拟订论文框架。
(2)、2008.10 完成开题报告。
(3)、2008.11─2009.3 对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撰写论文初稿。
(4)、2009.4 与导师和专家对初稿进行研究、探讨并作修改。
(5)、2009.5 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5.预期研究成果
在选题的研究过程中,预计将公开发表2篇左右学术论文作为阶段性成果,并努力终形成一篇质量较高的硕士学位论文。

四、审查意见
1.指导教师意见(包括:对选题的意义、特色和创新点、研究计划安排以及对研究如何给予指导、保证如期完成论文等亲笔签署具体意见)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2.开题报告评议小组意见(对开题报告提出具体评议意见,并给出通过、暂不通过或重新做开题的结论)

组长(签章) 组员(签章) 年 月 日
3.MPA教育中心意见

MPA教育中心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4.院系意见

院系负责人(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注:博士生开题报告评议组至少5人,硕士生至少3人,其中组长1人,但导师不能担任组长。

附件下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 END ——.

相关文章

分类目录

最新发布

热读排行

热门标签

客服在线,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