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查重资讯 >>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样例–七夕节中女性角色的文化透视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样例–七夕节中女性角色的文化透视

发布时间:2017-09-01  点击率:0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样例--七夕节中女性角色的文化透视

1.女红———中国古代女性“才”的标准

古代汉族从封建社会初始便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弱化女性的文化取向,因而在“才”的理解和评价上自然也有男女之别。在封建社会的民俗角色体系中,女性习俗更多的是限制权利的习俗模式,从而使女性角色处于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对立状态中,因而女性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于女红。[4]56

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充分展现了古代妇女向心于女红的实际思想状况。相传织女是一位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在天上织云锦天衣的仙女,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下嫁牛郎,成为一位以织布养家的勤劳妇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人们对女性性格的期待,七夕节从而成为年轻女性向织女祈求巧淑的特定节日。是日,女性向织女且拜且祈,以各种各样的“乞巧”礼仪寄托对巧淑的渴望。

从节日民俗化和功能化的特点来看,“乞巧”礼仪的形成和发展,是对古人希望女性“手巧于技”世俗观念的承认和印证,是促使女性勤于女红的有效形式,而“乞巧”礼仪自汉起在汉族女性中的相沿不绝,更是历代女性为获取“巧淑”之名而做出毕生努力的真实写照。

2.生儿育女———中国古代女性的为妻之本

从七夕节当日的节俗用品上可以窥见七夕节的乞子习俗。虽然各地的供品不同,但几乎都离不开瓜果,其中的“果”含有“生子结果”之意,从《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到后来的“瓜瓞绵绵”,一直被用作称颂或祝福别人子孙昌盛,可以看出乞子是七夕的祭祀活动之一。[5]

乞巧活动中常见的穿针引线和结网占丝,也隐喻着乞子这一习俗活动。民间用蜘蛛织网来乞巧这一活动在很多地方流行,用蜘蛛这种长相丑陋,并不惹人喜爱的动物来乞巧是因为蜘蛛有个“喜子”的别名,与人们生儿育女的祈愿相吻合,况且它还可以“结丝”(结思),既能祈祝喜结良缘,又能祈祝喜得贵子,当然受到民众的喜欢。另外,在江苏一带有漂针的习俗:“取鸳鸯水露中庭,明日日中,浮针而视其影,以别巧拙”。这里的鸳鸯水,其实是井水与河水各半,含有生殖的喻意;还有些地方志中记载当地供牛郎织女时一定要有枣和栗子,很显然也是为了乞子。可以看出,女子在心灵手巧的同时还有对生殖和生子的热烈期盼。

.—— END ——.

相关文章

分类目录

最新发布

热读排行

热门标签

客服在线,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