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样例–唐人对西施故事要素的扬抑
发布时间:2017-08-27 点击率:0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样例--唐人对西施故事要素的扬抑
唐人吟咏两施形成了一种气候,伴随它同时存在着一种文学现象值得注意,即唐人对西施历史故事要素的扬抑、取舍是各不相同的,亦可从中一窥唐人之价值取向。
(一)政治要素
这是从西施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色彩着眼的,不少诗人都关注着这种要素的存在。因为传说中西施的存在价值与其在吴越争雄中的地位休戚相关,中国又是一个儒教盛行的国家,文人们积极从政,以国事为己任。而吴亡的历史教训较为典型,题材十分适合借古讽今、鉴今,所以西施故事中的政治要素一都被重视着。不过,西施的政治作用又是一把双刃剑,她一方面成为越国复国的英雄,另一方面又沦为吴国灭亡的“祸根”,这自然滋长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褒贬各异,对峙而立。譬如李白的《西施》褒奖欣赏之意溢于言表;而卢注“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显有“冶容误国”、“女人祸水”的谴责。与这两种并存的还有一种态度,即让西施脱离政治是非的漩涡,为其作翻案文章,典型的就是罗隐的《西施》。无论怎样看待,这些诗人都是着眼于西施的政治价值,沿陈并发展了东汉野史中的西施故事。
(二)审美要素西施之美毋庸置疑,而美丽的消亡是多愁善感的诗人常常感慨万千的话题。唐代诗人们挖掘了西施本身存在的审美要素,并丰富发展了西施的艳丽,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装点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美人。他们还将这种要素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借西施来比拟他人或他物。这几点前已例述,不再赘证。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美在与丑的对比中亦会更加显见,所以丑的代表人物“嫫母”、“东施”等形象应运而生,常常成为西施的反面参照,以期烘托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如“西施作嫫母”、“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膑”等等。总而言之,这是诗人从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审美要素,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作品中,使西施形象在文学领域有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政治要素和审美要素是西施传说所必备的,西施的魅力主要产生于此,但唐人关注到一种前人不曾注意的一种要素,即心理要素。
(三)心理要素
诗人所看到的西施历史的本事基本相同,但他们的叙述方式不同,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情节。野史中虽对吴越争斗的过程做了进一步的加工充实,但对西施本人的理解远远不够。唐代诗人在这点上有了拓展,对西施的内心作了新的探索。如王维《西施咏》对西施入吴后自满娇妄的心理进行刻画,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想象了西施“犹为君王泣数行”的矛盾心理,这些都是对西施传说心理要素的把握,颇见创意。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想象、虚构等基础上的,是诗人们艺术加工后的西施故事。不过唐代诗人也没有足够关心西施的情感心理,他们也只是在尝试开拓,这也为元明戏剧中西施传说的进一步发展开出一条新路来。而元明戏剧中对西施心理要素的深层开拓是学者应该注意到的一种现象,探索西施本事的同时,不应忽略文学形象的塑造方式,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传说沿陈发展的轨迹。唐人取舍这三种要素也不是单纯地择一,往往会出现将几种要素混杂在一起运用到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如李白《西施》一诗中既取了政治要素,又扬了审美要素,合而为一。而不同的取舍依旧能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如卢注和崔道融的选择就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认为西施的社会价值是负面的,一个则肯定了她的外貌美和人性美,从中不难看出诗人们的思想倾向。
总之,在诗歌中唐人充分利用文学领域的广阔空间延续着西施历史、传说的流传,他们让传说在历史与文本的互动过程中走向成熟,让“俗语不实”的西施故事“流传丹青”,为中国文化保留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 END ——.
- 上一篇:知网论文检测样例–大叔型主持人的象征性特征
- 下一篇:知网查重是免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