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率是如何防范抄袭的?
发布时间:2018-05-18 点击率:0
论文查重率是如何防范抄袭的?
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季又来了,大学老师也开始进入论文评审和答辩的“黑五月”。同过去不够规范的做法相比,各大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在近些年明显提高。比如,为了避免过去频繁发生的论文抄袭现象,高校普遍规定了论文查重率的合格标准。一些高校规定不同档次的论文要达到不同标准的查重率,以体现不同学历的不同要求。比如,某高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30%,硕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15%,博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10%。也有一些大学一刀切地要求所有毕业论文都要满足同样的标准,比如10%。但是,这种假借提高论文质量之名而做出的硬性规定,却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首先,论文抄袭或剽窃是可以明确判定的学术规范或研究伦理问题,但是人为规定一个武断的查重率,却可能令学术不端和研究失范“合法化”。如果某篇论文的查重率是9.4%,并且没有超过所在学校10%的标准,那么是否意味着学生在论文中的抄袭就是可以接受的合理做法?例如,以一篇字数为3万字的硕士论文为例,10%的查重率意味着可以抄袭3千字,这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严重失范问题。就此而言,这种标准也使学生们失去了对学术规范的基本判断,并可能使他们误以为少抄就没问题,或者换一种措辞和颠倒语句就可以过关,并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吃大亏。
在英文写作中,一般认为如果连续六个单词是同已有的著作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作者没有标注引用的话,就可以判定为抄袭。目前多数论文查重软件执行的标准是,连续13个中文字符同已经发表的论文重复,即可以视为抄袭。但是,目前各大高校执行的查重率标准显然要比这个宽松很多。因此,原本应该“零容忍”和绝不姑息的论文抄袭问题,却通过论文查重率而得以“洗白”。
其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论文查重催生了一个庞大的食利产业,并使垄断企业坐收渔利。教育部规定论文查重率及符合要求的查重软件,而各大高校和学院则不得不跟进要求,纷纷购买这些查重软件提供的有偿服务。政府部门规定某家查重软件为官方钦定的标准,这使各大高校都得以此为依据,并使处于垄断单位的企业赚得钵满盆满。以目前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CNKI“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为例,该机构就标榜“99%的本科以上高校和杂志社、企事业单位指定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作为论文查重工具”。由于多数学校和杂志社以“中国知网”为其指定的论文查重系统,所以购买其服务而进行的论文查重,如果检测结果通过就可以得到所在学校或投稿杂志的放行。尽管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垄断现象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但至少会面临寡头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诘难。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查重技术背后的数据库和算法没有公开且良莠不齐,使论文查重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产业。查重软件对何谓抄袭或重复的定义各不相同,所涵盖的数据库也不一样,这使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查重软件的查重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一些查重软件在判定是否抄袭时较为“宽容”,本该判为抄袭的却可以蒙混过关。再如,目前的查重都无法涵盖英文和其他语种的出版物,这使一些“精明”的学生可能会打“擦边球”。此外,对不同学科的论文查重率进行一刀切,也可能是有失公允的。法学、历史等一些人文学科的论文转引其他著作的原话较多,这无形之中会使论文的查重率畸高。
此外,一些学生害怕最后一次查重出现问题,所以会提前自费查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将出现查重问题的重点段落进行“包装”和“修饰”,使之在下一次查重时可以蒙混过关。比如,可以颠倒语句顺序或更改措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论文查重。这让许多学生都沦为“复制+粘贴”的“鼠标手”,完全丧失了独立撰写论文的能力。他们会首先诉诸于查重软件,然后根据每次论文查重情况进行各种简单粗暴地修改,只要能够达到学校规定的论文查重率即可。
商业查重的价格不菲,一篇论文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如果学生自费查重的话,就等于变相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以中国知网查重检测系统为例,其价格从投稿论文的58元/篇、本科毕业论文的188元/篇到硕博论文的350元/篇不等。尽管价格不菲且需要自费负担,但是一些学生为了“保过”,却甘愿花钱买个平安。笔者与多位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多数都怀有这种心理并自费查重,哪怕明知自己没有抄袭也害怕“中招”。
大学和教育部门之所以会以论文查重率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来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同学术治理的行政化和官僚化取向不无关系。这同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来考核大学教授的科研绩效如出一辙,都与大学行政化管理的严重导向密不可分。当然,“萝卜多了不洗泥”,大学扩招导致严重的师生比失衡,教授无暇顾及扑面而来的大量论文,只好求助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与此同时,教授可以评价论文的专业水平,但是评判论文抄袭与否则往往是一件难事。如今的学术文献浩如烟海,即便是某个细分领域的著作也汗牛充栋。因此,为了避免学生毕业后因为论文抄袭而追责,大学必须把可能爆发的问题消灭在毕业前。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学生抄袭蔚然成风,规定过低的论文查重率不切实际。由此可见,设定一个较高的论文查重率尽管简单武断,但却实出无奈。不过,大学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遇到的现实问题,不应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加强学生的前期引导和过程管理,使其在开学伊始就树立端正的学术态度,可能是治本的关键所在。如果不加强“入口”和过程的管理,而只寄希望于在“出口”把关,不仅无助于现有问题的破解,反而可能会令既有的问题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设立“零容忍”的学术规范,提高学术失范的违规成本,方能避免大学治理的错上加错和一错再错。
从研究伦理监督和学术共同体的运作而言,论文查重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高校应考虑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论文查重服务,减少学生在这方面的无谓经济负担。政府应将论文查重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加以维护和运营,避免商业利益入侵而导致公共价值偏向。当然,政府和高校这样做的话,就势必会动了论文查重行业的“奶酪”,而这是从业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论文查重行业在未来能否实现健康发展,同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角力有很大关系。
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季又来了,大学老师也开始进入论文评审和答辩的“黑五月”。同过去不够规范的做法相比,各大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在近些年明显提高。比如,为了避免过去频繁发生的论文抄袭现象,高校普遍规定了论文查重率的合格标准。一些高校规定不同档次的论文要达到不同标准的查重率,以体现不同学历的不同要求。比如,某高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30%,硕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15%,博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10%。也有一些大学一刀切地要求所有毕业论文都要满足同样的标准,比如10%。但是,这种假借提高论文质量之名而做出的硬性规定,却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首先,论文抄袭或剽窃是可以明确判定的学术规范或研究伦理问题,但是人为规定一个武断的查重率,却可能令学术不端和研究失范“合法化”。如果某篇论文的查重率是9.4%,并且没有超过所在学校10%的标准,那么是否意味着学生在论文中的抄袭就是可以接受的合理做法?例如,以一篇字数为3万字的硕士论文为例,10%的查重率意味着可以抄袭3千字,这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严重失范问题。就此而言,这种标准也使学生们失去了对学术规范的基本判断,并可能使他们误以为少抄就没问题,或者换一种措辞和颠倒语句就可以过关,并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吃大亏。
在英文写作中,一般认为如果连续六个单词是同已有的著作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作者没有标注引用的话,就可以判定为抄袭。目前多数论文查重软件执行的标准是,连续13个中文字符同已经发表的论文重复,即可以视为抄袭。但是,目前各大高校执行的查重率标准显然要比这个宽松很多。因此,原本应该“零容忍”和绝不姑息的论文抄袭问题,却通过论文查重率而得以“洗白”。
其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论文查重催生了一个庞大的食利产业,并使垄断企业坐收渔利。教育部规定论文查重率及符合要求的查重软件,而各大高校和学院则不得不跟进要求,纷纷购买这些查重软件提供的有偿服务。政府部门规定某家查重软件为官方钦定的标准,这使各大高校都得以此为依据,并使处于垄断单位的企业赚得钵满盆满。以目前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CNKI“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为例,该机构就标榜“99%的本科以上高校和杂志社、企事业单位指定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作为论文查重工具”。由于多数学校和杂志社以“中国知网”为其指定的论文查重系统,所以购买其服务而进行的论文查重,如果检测结果通过就可以得到所在学校或投稿杂志的放行。尽管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垄断现象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但至少会面临寡头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诘难。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查重技术背后的数据库和算法没有公开且良莠不齐,使论文查重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产业。查重软件对何谓抄袭或重复的定义各不相同,所涵盖的数据库也不一样,这使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查重软件的查重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一些查重软件在判定是否抄袭时较为“宽容”,本该判为抄袭的却可以蒙混过关。再如,目前的查重都无法涵盖英文和其他语种的出版物,这使一些“精明”的学生可能会打“擦边球”。此外,对不同学科的论文查重率进行一刀切,也可能是有失公允的。法学、历史等一些人文学科的论文转引其他著作的原话较多,这无形之中会使论文的查重率畸高。
此外,一些学生害怕最后一次查重出现问题,所以会提前自费查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将出现查重问题的重点段落进行“包装”和“修饰”,使之在下一次查重时可以蒙混过关。比如,可以颠倒语句顺序或更改措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论文查重。这让许多学生都沦为“复制+粘贴”的“鼠标手”,完全丧失了独立撰写论文的能力。他们会首先诉诸于查重软件,然后根据每次论文查重情况进行各种简单粗暴地修改,只要能够达到学校规定的论文查重率即可。
商业查重的价格不菲,一篇论文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如果学生自费查重的话,就等于变相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以中国知网查重检测系统为例,其价格从投稿论文的58元/篇、本科毕业论文的188元/篇到硕博论文的350元/篇不等。尽管价格不菲且需要自费负担,但是一些学生为了“保过”,却甘愿花钱买个平安。笔者与多位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多数都怀有这种心理并自费查重,哪怕明知自己没有抄袭也害怕“中招”。
大学和教育部门之所以会以论文查重率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来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同学术治理的行政化和官僚化取向不无关系。这同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来考核大学教授的科研绩效如出一辙,都与大学行政化管理的严重导向密不可分。当然,“萝卜多了不洗泥”,大学扩招导致严重的师生比失衡,教授无暇顾及扑面而来的大量论文,只好求助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与此同时,教授可以评价论文的专业水平,但是评判论文抄袭与否则往往是一件难事。如今的学术文献浩如烟海,即便是某个细分领域的著作也汗牛充栋。因此,为了避免学生毕业后因为论文抄袭而追责,大学必须把可能爆发的问题消灭在毕业前。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学生抄袭蔚然成风,规定过低的论文查重率不切实际。由此可见,设定一个较高的论文查重率尽管简单武断,但却实出无奈。不过,大学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遇到的现实问题,不应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加强学生的前期引导和过程管理,使其在开学伊始就树立端正的学术态度,可能是治本的关键所在。如果不加强“入口”和过程的管理,而只寄希望于在“出口”把关,不仅无助于现有问题的破解,反而可能会令既有的问题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设立“零容忍”的学术规范,提高学术失范的违规成本,方能避免大学治理的错上加错和一错再错。
从研究伦理监督和学术共同体的运作而言,论文查重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高校应考虑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论文查重服务,减少学生在这方面的无谓经济负担。政府应将论文查重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加以维护和运营,避免商业利益入侵而导致公共价值偏向。当然,政府和高校这样做的话,就势必会动了论文查重行业的“奶酪”,而这是从业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论文查重行业在未来能否实现健康发展,同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角力有很大关系。
- 上一篇:历史学类专业的论文如何进行选题?
- 下一篇:2018免费论文查重神器哪个好?